電力電容器,用于電力系統和電工設備的電容器。任意兩塊金屬導體,中間用絕緣介質隔開,即構成一個電容器。電容器電容的大小,由其幾何尺寸和兩極板間絕緣介質的特性來決定。當電容器在交流電壓下使用時,常以其無功功率表示電容器的容量,單位為乏或千乏。
電力電容分類
電力電容器按用途可分為8種:①并聯電容器。原稱移相電容器。主要用于補償電力系統感性負荷的無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降低線路損耗。②串聯電容器。串聯于工頻高壓輸、配電線路中,用以補償線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統的靜、動態穩定性,改善線路的電壓質量,加長送電距離和增大輸送能力。③耦合電容器。主要用于高壓電力線路的高頻通信、測量、控制、保護以及在抽取電能的裝置中作部件用。④斷路器電容器。原稱均壓電容器。并聯在超高壓斷路器斷口上起均壓作用,使各斷口間的電壓在分斷過程中和斷開時均勻,并可改善斷路器的滅弧特性,提高分斷能力。⑤電熱電容器。用于頻率為40~24000赫的電熱設備系統中,以提高功率因數,改善回路的電壓或頻率等特性。⑥脈沖電容器。主要起貯能作用,用作沖擊電壓發生器、沖擊電流發生器、斷路器試驗用振蕩回路等基本貯能元件。⑦直流和濾波電容器。用于高壓直流裝置和高壓整流濾波裝置中。⑧標準電容器。用于工頻高壓測量介質損耗回路中,作為標準電容或用作測量高壓的電容分壓裝置.
在電力系統中分高壓電力電容器(6KV以上)和低壓電力電容器(400V)
低壓電力電容器按性質分油浸紙質電力電容器和自愈式電力電容器,按功能分普通電力電容器和智能式電力電容器.普通式就不做重述,重點介紹智能式電力電容器
以美國斯威爾產品為例作以下介紹
智能電力電容器集成了現代測控,電力電子,網絡通訊,自動化控制,電力電容器等先進技術。改變了傳統無功補償裝置落后的控制器技術和落后的機械式接觸器或機電一體化開關作為投切電容器的投切技術,改變了傳統無功補償裝置體積龐大和笨重的結構模式,從而使新一代低壓無功補償設備具有補償效果更好,體積更小,功耗更低,價格更廉,節約成本更多,使用更加靈活,維護更加方便,使用壽命更長,可靠性更高的特點,適應了現代電網對無功補償的更高要求。
電力電容應用領域
智能電力無功補償電容器為改善供電功率因數、提高電網效率提供解決方案。
主要應用領域有:
■工廠配電系統
■居民小區配電系統
■市政商業建筑
■交通隧道配電系統
■箱變、成套柜、戶外配電箱
電力電容性能特點
模塊化結構
智能電力電容器為模塊化結構,體積小、現場接線簡單、維護方便。只需要增加模塊數量即可實現無功補償系統的擴容。
高品質電容器
采用自愈式低壓補償電容器,電容器內置溫度傳感器,反映電容器內部發熱程度,實現過溫保護。
嵌入投切開關模塊
智能電力電容器內置投切開關模塊。投切開關模塊由晶閘管、磁保持繼電器、過零觸發導通電路和晶閘管保護電路構成,實現電容器“零投切”,保障投切過程無涌流沖擊,無操作過電壓。開關模塊動作響應速度快,可頻繁操作。
完善的保護設計
智能電力電容器具有停電保護、短路保護、電壓缺相保護、電容器過溫保護等功能,有效保障電容器安全,延長設備壽命。
控制技術先進
控制物理量為無功功率,采用無功潮流預測和延時多點采樣技術,確保投切無振蕩。重載時,無功得到充分補償。
防投切振蕩技術
采用獨特的設計原理,防止控制器死機而產生的不補償或過補償現場,防止電容器投切振蕩。
自動補償無功功率
智能電力電容器根據負荷無功功率的大小自動投切,動態補償無功功率,改善電能質量。智能電容器可單臺使用、也可多臺聯機使用。
人機界面友好
顯示電流、電壓、無功功率等設備運行參數。
顯示投切狀態、復合開關模塊故障狀態、通訊狀態。
并可方便實現調試/工作狀態切換、手動/自動操作功能。
構成
智能電力電容器為模塊化設計,組成模塊有:
高品質電容器
智能測控模塊
投切開關模塊
線路保護模塊
人機界面模塊
智能電力電容器可單臺使用,也可多臺聯機使用。替代由智能控制器、熔絲、復合開關或機械式接觸器、熱繼電器、低壓電力電容器、指示燈等由導線連接而組成的常規自動無功補償裝置。
智能電力電容器集成智能控制模塊、快速投切開關和電容器保護,設計結構精巧,可以靈活配置以滿足用戶對無功補償的需求。智能電力電容器構成的無功補償系統與常規電力電容器產品構成的無功補償系統比較見下表1。
常規電容器構成無功補償系統 | 智能電容器構成無功補償系統 | |
無功補償裝置 | 常規電容器、熔斷器、復合開關或機械式接觸器、熱繼電器、智能控制器 | 智能電容器(1臺獨立使用或多臺聯機使用) |
控制方式 | 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 | 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實現過零投切(自動控制無需配置控制器) |
參數測量 | 測量電壓、電流、無功功率、功率因數 | 測量電壓、電流、無功功率、功率因數、各臺電容器三相電流、電容器體內溫度 |
狀態監視 | 電容器投切狀態、過欠補狀態、過欠壓狀態 | 電容器投切狀態、過欠補狀態、過欠壓狀態、保護動作類型、自診斷故障類型 |
保護類型 | 電流速切、過流保護、過壓保護、欠壓保護 | 電流速切、過流保護、過壓保護、欠壓保護、電容器過溫保護、斷相保護、三相不平衡保護 |
人機對話 | 數碼管與按鍵 | 顯示界面與按鍵、信息內容豐富 |
安裝使用 | 元件總類多,數量多,結構復雜 | 產品結構簡潔,安裝接線簡單方便 |
系統組成及擴展 | 產品整體性設計、一次性投資。產品成形后的補償容量調整困難。 | 產品為模塊化設計,補償容量擴展方便,可實現分期投資。 |
外形及重量 | 體積龐大、重量非常大 | 結構精巧、重量輕。 可以直接安裝在配電柜內。 |
可靠性分析 | 元件總類多、數量多。控制器故障將導致整個補償系統失效。 | 智能電容器自動構成系統工作,單臺智能電容器故障則自動退出系統,不影響其他智能電容器工作。系統可靠性高。 |
電力電容注意事項
1 安裝電容器時,每臺電容器的接線最好采用單獨的軟線與母線相連,不要采用硬母線連接,以防止裝配應力造成電容器套管損壞,破壞密封而引起的漏油。
2 電容器回路中的任何不良接觸,均可能引起高頻振蕩電弧,使電容器的工作電場強度增大和發熱而早期損壞。因此,安裝時必須保持電氣回路和接地部分的接觸良好。
3 較低電壓等級的電容器經串聯后運行于較高電壓等級網絡中時,其各臺的外殼對地之間,應通過加裝相當于運行電壓等級的絕緣子等措施,使之可靠絕緣。
4 電容器經星形連接后,用于高一級額定電壓,且系中性點不接地時,電容器的外殼應對地絕緣。
5 電容器安裝之前,要分配一次電容量,使其相間平衡,偏差不超過總容量的5%。當裝有繼電保護裝置時還應滿足運行時平衡電流誤差不超過繼電保護動作電流的要求。
6 對個別補償電容器的接線應做到:對直接啟動或經變阻器啟動的感應電動機,其提高功率因數的電容可以直接與電動機的出線端子相連接,兩者之間不要裝設開關設備或熔斷器;對采用星—三角啟動器啟動的感應式電動機,最好采用三臺單相電容器,每臺電容器直接并聯在每相繞組的兩個端子上,使電容器的接線總是和繞組的接法相一致。
7 對分組補償低壓電容器,應該連接在低壓分組母線電源開關的外側,以防止分組母線開關斷開時產生的自激磁現象。
8 集中補償的低壓電容器組,應專設開關并裝在線路總開關的外側,而不要裝在低壓母線上。
電力電容損壞原因
由于電力電容器投運越來越多,但管理不善及其他技術原因,常導致電力電容器損壞以致發生爆炸,原因有以下幾種:
電容器內部元件擊穿:主要是由于制造工藝不良引起的。
電容器對外殼絕緣損壞:電容器高壓側引出線由薄銅片制成,如果制造工藝不良,邊緣不平有毛刺或嚴重彎折,其尖端容易產生電暈,電暈會使油分解、箱殼膨脹、油面下降而造成擊穿。另外,在封蓋時,轉角處如果燒焊時間過長,將內部絕緣燒傷并產生油污和氣體,使電壓大大下降而造成電容器損壞。
密封不良和漏油:由于裝配套管密封不良,潮氣進入內部,使絕緣電阻降低;或因漏油使油面下降,導致極對殼放電或元件擊穿。
鼓肚和內部游離:由于內部產生電暈、擊穿放電和內部游離,電容器在過電壓的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離電壓降低到工作電場強度以下,由此引起物理、化學、電氣效應,使絕緣加速老化、分解,產生氣體,形成惡性循環,使箱殼壓力增大,造成箱壁外鼓以致爆炸。
帶電荷合閘引起電容器爆炸:任何額定電壓的電容器組均禁止帶電荷合閘。電容器組每次重新合閘,必須在開關斷開的情況下將電容器放電3 min后才能進行,否則合閘瞬間因電容器上殘留電荷而引起爆炸。為此一般規定容量在160 kvar以上的電容器組,應裝設無壓時自動放電裝置,并規定電容器組的開關不允許裝設自動合閘。
此外,還可能由于溫度過高、通風不良、運行電壓過高、諧波分量過大或操作過電壓等原因引起電容器損壞爆炸。
電力電容操作規程
一、高壓電容器組外露的導電部分,應有網狀遮攔,進行外部巡視時,禁止將運行中電容器組的遮攔打開。
二、任何額定電壓的電容器組,禁止帶電荷合閘,每次斷開后重新合閘,須在短路三分鐘后(即經過放電后少許時間)方可進行。
三、更換電容器的保險絲,應在電容器沒有電壓時進行。故進行前,應對電容器放電。
四、電容器組的檢修工作應在全部停電時進行,先斷開電源,將電容器放電接地后,才能進行工作。高壓電容器應根據工作票,低壓電容器可根據口頭或電話命令。但應作好書面記錄。